留学留学

今力房产手机版

领先的国际房产网

注册  登录

于丹:改变我一生的特殊留学经历

2009-12-18 源自:jinti.net 编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大众传媒作家于丹发表演讲

  2009年6月21日,首届新东方留学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本届论坛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研究院主办,由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新东方学校承办,新浪教育频道为本论坛提供独家网络媒体支持。以下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大众传媒作家于丹发表演讲的文字实录:

  大家下午好!在这里见到尊敬的俞老师、戴总、徐总,这是一个休闲的下午,大家原谅我如此休闲的来了。因为我参加这个论坛似乎资格真的是不足,我一开始就知道我们要谈的是留学的岁月,我一直土生土长是一个中国长大的学生,我从来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但是承蒙信任,到这里来也跟大家谈谈关于留学岁月,就是在中国几乎整上一个欧洲大的地方,我们不能找到一点留学的方式吗?我今天看到各位绅士都穿戴如此整齐,而我不幸穿成这个样子,为什么呢?今天下午就有一场留学活动,欢迎各位听完左老师的报告之后听我走。

  今天下午我们有一个组织的活动,叫愚人会。因为我们这个活动成立于某一年的愚人节,在聪明人过多的时代里做一个愚人是快乐的。这个愚人节要严格按照组织纪律去活动。今天下午我们要在顺利集合,抓住最后的采摘尾巴,那边的樱桃园还有的可采,刚才主持人说要吃农家饭,其实错了,我们今天到晚上大家还要去做饭,但是整个我们下午要有一场户外的愚人活动。所以,都是年轻的同学,都是我平时最熟悉的朋友,我也没必要再穿得很像百家讲坛了。所以,我就这样来了。

  留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既然有那么多老师都讲了海外的留学,我就说说人生破万卷书之外行万里路,这种留学方式对人有多大的用处。

  其实要说留学,我想讲一段我地地道道的留学经历,就是我在研究生毕业之后经历过一段带户口的下放,你们听起来可能很奇怪。1989年以后有一个锻炼的规定,大学生、硕士生要带着自己的户口或者是去讲师团,或者是到农村去锻炼一段时间。我们那一拨赶上锻炼时间比较长,从1989年一直锻炼到1991年,到一个叫柳村的地方,今天想起来那是一个值得感恩的日子,对我来讲那是最重要的一段留学的经历。

  今年我知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同学都在抱怨为什么偏偏赶上我出校门这一年门槛就越来越高、薪水就越来越低,我怎么就那么倒霉,再低低不过我当时的心理反差,我从6岁上小学,上到24岁研究生毕业,18年没有离开过校园,中文系毕业的女生你们都知道,长长的头发,风花雪月,人都是飘着走路的,给我就飘着拎着往兜里面放着叮当的脸盆和杯子到了柳村。

  到了下午,夕阳的色彩开始变得美起来,但是眼前是一块土路,不走这块土路到达不了你的宿营地,这块土路很窄,两边还有比我膝盖还长的狗,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狗,吓得那时就知道什么叫腿肚子转筋,喊着,但还是要往前走,就这样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出来一个农民。因为日后我们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我清楚地知道那个24岁的小伙子叫张金锁,张金锁看看我很深沉地说了一句话,他说“喊什么喊,看把狗给吓的!”这是我们学了好多年的卡夫卡,这是我们学了好多年的黑色幽默,在中文系对所有这些现代派烂熟于胸之后听到生活里最经典的黑色幽默,这句话让我当时信心陡增,我知道原来狗也怕我。所以,我这辈子从那个时候开始不怕狗的,坦然地进了柳村。

  当然我们在一所场院上,住在孤单单的四间小房里,四个男研究生住第一间,五个女孩子住中间两间,最后一间我们还布置成一个图书室,大家带进去很多书,在那儿看书,还想着这是一段很田园的生活。但是紧接着我们就开始工作了,那是一个印刷厂,在那个厂里,我们都是说是印刷,但是谁也没有看到字的纸,我们能看到什么呢?叫纸毛子,切下来那些废纸边,男人是倒纸毛子,女生擦地下的油墨,车间太大了,人间用推的大墩布,我们两个女孩都推不动一个墩布,所以我们就手无缚鸡之力,一帮风花雪月的女孩一人手里拿一块丝棉跪在地下擦。

  一天跪下来,等到打下班铃我们就直接坐在地上,没有人再站得起来。现在看起来是天方夜谭,但是一下子让我看到了生活中另外一种坐标,什么是留学呢?其实我的概念,就是改换一个我们的生活坐标系,转换一个价值体系和一种学习方法,其实在那里,我对于这种方法的开拓,应该说是终身受益的,在那里我们也经历了很多坎坷,也经历了很多心灵上压抑甚至迷惑的时候,夜里面没有电,我们在黑暗中用老式砖头的录音机放崔健的摇滚,一屋的啤酒瓶子,大家在一起一声齐后1234567,唱《花房姑娘》、《一块红布》、《快到雪地上撒点野》。我们的青春岁月其实就是在那个地方伴随着这种歌声长大。

  白天的日子很苦,女孩子后来被分配去干一种活,叫闯活,这些活都听着很术语,什么叫闯活呢?就是铜版纸厚厚的一大摞,闯齐了,但厚厚的一摞先倒下,再闯齐了。铜版纸一下子下来到起来,抡起来这一下子,我们的手十几条口子,每一下都像小刀子一样,但是不能带手套,如果戴手套不借着汗劲是闯不起来的。那个活干完以后我们的手都攥不上,拿不了筷子,因为手都是血口子,都肿了,都是半张。我好像后来再也没有干过那么多活,我们也不知道原来那些弹琴的,写情书的,还有那些翻着琼瑶小说的手还可能有一段时间干过这样的活。

  那一段岁月给了我什么呢?其实让我知道当面对一个新的经验体系的时候,我想可能有很多人也会说到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也会遇到不适应,也会遇到吃苦,怎么办?对我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是迅速地接受它。第二,改变它,怎么样你跟他一起调试出一种价值。第三,在价值之外建立快乐的生活方式。接受他是第一步,不管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首先要接受它,不能总是哭天抢地说为什么,生活中没有太多时间让你问为什么。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好,如果你因为月亮而哭泣,那你就会失去满天的星星。在你问为什么的时候,别人已经在开始改变。所以,柳村的经历告诉我,到任何一个地方用最快的时间告诉自己,这就是我当下的生活,就是我的坐标,来建立价值吧。

  第二是建立价值。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价值的建立。我记得在那里干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偶尔有一次听到宋主任跟上面派活的人说这活我们干不了。领导说你还是看看吧,这个如果干了的话,会给我们五倍的报酬。他说哎呀十倍我们也干不了,医古文谁能校得了、印得了啊。我当时听了,我说你拿来给我看一眼。他说看了你也不懂。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已经有两三个月,别说看古文,连现代文也没看过,天天穿着工作服,底下系上靴子,腿上只露出一小截,天天都是这样的日子。

  我看医古文的时候,我让旁边的北大古典硕士研究生,一个叫马纯的男孩子,还有一个男孩子叫苗宏,我说咱们三个能不能把它校出来。结果我们三个人看见古文的时候,你们知道那是什么感受?如见母语啊。我是学先秦的呀,我是从20岁上研究生就天天对着古文,我们的研究生都说这波研究生可以不考外语,他们懂另外一种外语,我们看到了医古文,于是我们三个人就用半天时间校出了一章,它一共五章,人家说这没问题,后来我们把这本书校完了,然后让这个厂一下子拿来超过他们原来预计很多倍的报酬,我们的地位突然就提升了。结果我们在那儿后面的日子过的很田园,有很多工人大哥、大姐愿意把孩子们送来,让我们起码给人补补作文,补补英语,能够跟人家说说很多东西,聊聊历史,海阔天空。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吃着百家饭,这一家送点什么蒸的团子,那家熬的棒子面粥,都很实在。我们有那样开始生活。这是我说的第二阶段,但第二阶段离我们回来还早,因为我们是一年半将近两年的时间。

  是不是人建立了价值,摆脱了你最初的困顿和窘迫就够了呢?对我来讲更重要的是第三个阶段,就是迅速的让自己发现生命中的那种尊严与快乐。其实尊严与快乐这是我们穿越一切事项最终所能达到的生命最好的境界。我喜欢庄子的一句话,叫做乘物已由心。世间万物皆为车马,你留学美国也罢,留学欧洲也罢,还是像我这样土生土长也罢,今天学习,明天工作,后天朋友郊游,这一段时间好比你打了一段车,坐了一段地铁,又骑了一段自行车而已,这都是乘物,都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两个字,就是游心,让我们忠于心游万刃,心由舒展,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当你相信一个心可以磅礴万物的时候,你可以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合一,这就是庄子开篇说的“逍遥游”。

  其实人转换多少价值体系,能够最快地抵达这个阶段吗?我在农村最后那一年的日子,那是一片真正的田园。我以为田园不一定是你拥有多少像庄园主一样的房子,或者是你有多少花草,田园无非就是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心的一份安顿。就是他那样一份悠然。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这种心境后来在柳村我有。

  白天的日子后来变得轻松,上完班意思意思,然后很有成就感地给一群从叫小姨到叫姐姐的半大孩子辅导完功课就可以下班洗澡了,洗完澡以后,那个时候的夏天似乎特别长,乡间的风也特别爽快,我那时候是长头发,过腰的,厚厚的,每天我都要去晾晾头发,差不多下午五点来钟我换掉工作服,那时我穿很多白布裙子、蓝布裙子,骑着一辆小自行车,披着头发开始在乡间骑车绕。我出门总会有一个西瓜摊,5、6毛钱买一个小西瓜放在车筐里开始绕。

那时你会觉得田园就是人声明里的一道景田,所谓田园是边塞诗,让你看到的都是一份宁静的生命安顿,那时我会想起苏东坡的一句话,叫做此心安处是我家。我们那么多人在追寻故里,那么多人在世界上说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是人怎么样能不追问呢?想想苏东坡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家乡只有一个,就是四个字:此心安处。这颗心能安顿。我在那里找到了安顿之感,那里我似乎觉得可以天天过节。

  我喜欢苏东坡的另外一句话,他说良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日乃重阳。也就是你看今天天上有月亮吗?如果有,就大家去喝酒,命名今天叫中秋。你看见今天地下开菊花吗?如果开了的话,我们去登高,我命名今天叫重阳。那样一片日子,我已经忘了今夕何夕,乡间的日子特别松驰,那样晃晃荡荡,还有跟很多曾经被我吓过的狗一起嬉戏之后回到我的小房里我就开始写东西,我的第一本书是在柳村写出来,而且我写了一个特别悠闲的题目,我们一帮同学写了一本《东方闲情》,我在那时执笔,拿起来第一篇就是昆曲。很多人拿着我的游园之梦,说你什么时候开始听昆曲、唱昆曲,比那个早16、17年我就开始写昆曲,而且是在那样的乡间,只有在那个地方你才会知道悠然的节拍是从你心里渐渐摇漾而起。那样一个地方你会想到徐涛画画说春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整个世界上的审美有的时候就是一段宁静的心灵,然后能够看遍千山万河。

  我在那个地方才能够懂得未见人听琴,为什么叫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人是要在山崖上抚琴。在那里我懂得了未尽的审美,也懂得了陶渊明这样一个不解音律的人去素琴一章,素的一根琴弦都没有,只要有钱都买酒,朋友们都来了,朋友来了先跟朋友说抚着素琴痛哭流涕说我喝多了你们走吧。这样的事情后来被李太白写了一首五绝诗,他说桃令去彭德,茫然太古心,但奏无闲情。如果你真听过夏夜那些秋虫的鸣叫,真正听过秋风掠过叶梢的声音,就能听到自己的心从浮躁的青春里缓缓归来。

  所以,其实柳村的那段留学经历对我来讲,它决定了我一生的态度。为什么在今天我讲《论语》、《庄子》,尽可能要用最最简单的方式讲,坦率地说因为我忘记不了那里工人的大哥、大姐,他当时是怎么对我们的,我们是带户口下放。曾经有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是要来欺负我们这几个女孩子,要调我们去办公室做秘书,不让我们在车间,我们吓得要死,人家是拿着我们户口,我们能说什么?

  我到现在都忘不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一个姓田的大哥,他面貌其实看起来近乎狰狞,只有一只眼睛,黑黑瘦瘦,他就往我们车间门口一站,他说我不信,我一个共产党员保护不了几个女娃娃,谁都不能走。大家想一想,以我这样一个读着风花雪月长大的女孩子,如果没有这样一段留学岁月,我怎么能有今天这种解读方式和这样一种骨子里唤醒的草根情怀?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去讲中国国学呢?因为我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的概念,同样是一种文化权利的分享。

  其实我们老祖宗这些好东西凭什么不能让普通大众以他们的生命温度去体会一下,我真是跟那些工人大姐、农民大姐在一起过了那么长时间,还有那些工人大哥、农民大哥,让我两年中自行车没打过一次气,永远给我擦得干干净净。这些对我来讲是一段留学经历。我想它很重要,它让我后来知道书斋里的万卷书有我们读完的时候,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你用Google、百度什么都能查得到。

  但是千山万水,人间的一切冷暖炎凉这是靠我们自己亲身历练。什么是体验?体验真是一分以心体之、以血验之的经历,这样的经历穿越之后,人会出现一个大的格局。为什么读书要有格局?因为我们知道一个词叫“局限性”,什么叫局限?局限,局限,就是格局太小才为其所限。局限永远不是你的对手给你找的麻烦,而是你自己的局实在是拓展不了了。所以,这样的经历可能在我的生命中有很多段,它让我后来成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游历者,我一直喜欢行走,我喜欢用行走的方式去建立一种生命的辽阔。

  所以,我再读的诗词跟我在读大学、硕士的时候感受不一样,那个时候是当技巧先生,但现在读出来的是天地人间。我们不说更多的人,大家都熟悉的李太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没参加过科举,当然他从小留学,这个人是整个壮游山河,这样一个甚至没有正式科举过的人为什么在民族历史上不朽,那是因为他的心怀,李白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他想上天,跟太白山打个招呼,太白为我开天关,说一声我要上去了。他一高兴,他说人生飘乎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这个人形容下雪也是燕山雪花大如旗。这个人形容发愁也是白发三千丈。形容朋友对他好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你想想这样一个人心自由吗?这样的一个人看过万古明月,他能发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就是一种生命的自由与光明。所以,李白这个人一颗心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大家都觉得君山很漂亮,岳阳楼上对君山,李白喝多了就说把军山铲了,一个人可以如此酣畅,他是一个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铭的人。李白看世界,那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古还……如此江山,今天咱们可能在国家地理频道看过航拍的镜头能拍出来,李白都能看得到,就是他一颗心灵飞扬。这就是我说的乘物已由心。

  所以学习在哪里不重要,就如同苏东坡的此心安处举世皆可,李白更好,到哪儿只要喝醉就是家乡。李白跟人家说兰陵美酒郁金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问何处是他乡。我只要喝高兴,就不问哪儿是家乡。李白自己琢磨这个事,你看他的诗平白的跟大白话一样,他琢磨说天若不爱酒,酒仙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三杯通大道,一抖何自然。他能够想到天上有酒仙,所以苍天爱酒,地上有酒泉,所以大家爱酒。

  这样的酒变成了什么呢?台湾的诗人余光中先生写梦李白,他说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我们留在中国读书,走到远方读书,留学无非是要一个最大的人生坐标系,地方不重要,关键是你的心真的飞扬了吗?你有这样的一种豪奢吗?你有这样的一种骄傲吗?你有生命的从容和狂放吗?你真正能够独立于世去酝酿你最大的价值吗?一开始说走入这个社会,大家都在说今年年成不好,为什么我们就贬值了呢?但是我们反过头来问问自己,今年你入行拿的那个薪水、职位,你以为那是你的全部价值吗?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弟子拿了一碗米去问他的师父,他说师父一碗米是多大价值?师父说那看在谁手里,一碗米,如果给一个家庭主妇,加点水上锅蒸个十几分钟,拿出来一块钱价值。一碗米给一个有点头脑的小商人,他把他分分堆泡一泡、发一发,粽叶一包,四五个粽子4、5块钱价值。给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在这个米里面加入酒曲、发酵、加温,经过一个很复杂的酿造过程,最后得到一小瓶酒,这瓶酒20、30块钱价值。所以师父说一碗米多大价值因人而异。

  我想说人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你那么着急把自己变现吗?大家看看米和米饭形态最接近,加工时间最短,最快兑换成价值,但是这也是它的最低价值。米和酒形态相距最远,酒里面一粒米都找不到,技术含量最高、加工过程最长,当然冒的失败风险最大,可最后你实现的是最高价值。《论语》上有很简单四个字就是君子不器,一个真君子不要过早说我是一个什么器皿,我是一个杯子、瓶子,是一个什么容器。过早地说自己是什么,就意味着你放弃了成为其它的可能性。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能够被时代选择,那就让你走到最远,用你自己的那种自信心,行遍千山,看到生命的历练与变化。

  历史正在从我们的生命中穿行而过,我看到今天我熟悉的这几位朋友,他们人人都有大故事,其实我们不说见证更多年,去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其实这30年中国的观念经历多大变化呀?30年前,70年代末的时候说什么叫民主,说我们比美国民主,美国的总统只有51%的人同意不能当总统,我们中国选人大代表都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比他们民主。80年代说我们什么叫法制,好人不打官司,谁一打官司就是投机倒把。90年代说什么是心理健康,一有小白领做心理咨询,就有街道大妈怜悯地说那个孩子累出神经病来了。大家说民主、法制、健康都是小事吗?我们站在今天,这个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大家再谈20、30年前的事情,大家都会哄堂大笑。在任何一个地方读书拿到的文凭都有过时的时候,只有这颗心灵的成长永不听戏。

  我以我没有走出中国的这一段留学经历告诉大家,成物已由心,只要你的心灵愿意飞扬,你走过的一切过往,你经历的苦难沧桑都可以变成你成长的依据和财富,营建一个天地大格局,在当下去把握那种生命的自由,建立价值这件事情不见得忍辱负重,还可以举重若轻。所以,祝大家都能够把自己生命这碗米酝酿出最大的价值来,在当下以一种自信、达观的态度走遍千山,开始自己的留学生涯。如果大家结束的早,参加我们的愚人会,我们也会喝酒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