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当今全美最好的15所顶尖大学之一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建于1853年,坐落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郊,是当今全美最好的15所顶尖大学之一。在2008—2009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权威排名中,其本科教育超过了多所常春藤盟校(包括康奈尔大学和布朗大学)排名全美第12。
事实上,第12名已经是近5年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最低排名。在2004—2005年,华盛顿大学排名全美第9,超过了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其研究生院更是名声赫赫:医学院排名全美第3,建筑学院排名全美第5,乔治·沃伦布朗社会工作学院排名全美第1。教师中有22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6名美国国家科学院下属医学研究所院士,2名全美哲学协会会员,16名全美艺术学会会员,以及其他多种全国性学术机构和组织的成员。此外,还有1名国家艺术奖得主,3名国家科学奖得主,多名普利策奖得主。特别重要的是,与华大有联系的诺贝尔奖得主有22人之多,其中有10人的得奖成果是在华大期间完成的。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是一所中等规模的研究型大学,它在校生人数12000左右,其中全日制本科生为5400人,全日制研究生5700人,其余的为半工半读和其他类型的学生。就学生种族背景而言,华盛顿大学的学生构成基本上反映了美国人口的种族分布情况。就读于该校的白人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6.7%,亚裔美国人12%,非裔美国人6.5%,有西班牙血统的美国人1.6%,土著美国人0.2%,其余的是混血统学生(7%)和外国留学生(6%)。由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长期以来比较重视男女性别平等问题,所以在招生问题上,它相当注意男女学生比例,在数年里一直保持男女各50%的录取比例。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这一做法,吸引了众多女高中生报考该校,其中包括来自国外的女学生。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本科学校分为四个校区,分别为丹佛校区,医学院校区,西北校区,和泰森研究中心。丹佛校区含有的本科学院有:文科学院,山姆福克斯设计和视觉艺术学院(其中包括艺术学院和建筑学院),欧林商学院,工程学院,以及大学学院。丹佛校区含有的研究生学院有:法学院,欧林商学院,文科学院,乔治沃伦布朗社会工作学院,艺术学院,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学院。医学院校区含有医学院。
2007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受到了22428份入学申请书。该年的录取率为19%。多于90%的大学新生在高中排名为年级前10%。2006年,该校录取的国家优秀学者数量全美排名第4,私立大学排名第2。
如同美国其他私立大学一样,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也十分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对自己学校的荣誉自豪感。对一年级学生,学校一般安排他们住在校园里的“寄宿学院”里里,通过学生们的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让他们逐步养成"爱校如家"的感情并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牢固的亲和力。对外国学生,学校除了设有外国学生办公室专门为他们提供服务之外,还另辟有一幢名为史蒂克斯(Stix)的“国际学生之家”(International House),让那些远离自己祖国的人有机会在此相聚,消除孤独寂寞感。更多的情况下,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通过组建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在学生们当中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爱校精神,并籍此营友好、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
著名校友:
亚瑟·H·康普顿,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并且参加过曼哈顿工程,1945-1953年任华大第9任校长。
约瑟夫·厄兰格与希尔伯特·S·加塞,合得1944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前者1910-1946年一直担任该校医学院生理学系系主任;后者于1916-1931年在华大执教。
卡尔·F·柯内与格蒂·T·柯内,共同获得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前者曾于1931-1947年和1947-1966年分别任药学系和生物化学系系主任;后者是医学教员。
亚瑟·柯恩伯格,1959年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在1952-1959年任医学院生物化学系系主任。
斯坦利·柯恩、丽塔·纳维-蒙塔西尼 合得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前者1953-1959年是该校文理学院的生物学教员;后者1948年至今,一直是该校文理学院的教员。